【人物名片】
閆志國:赤城縣后城鎮返鄉創業青年
走進位于赤城縣后城鎮董家溝村的嘉雨家庭農場,榛子樹、梨樹、蘋果樹以及套種在樹下的蒼術相映成景。農場負責人閆志國穿梭其間,察看打理著一株株植物。
董家溝村離北京較近,和很多村民一樣,閆志國之前一直在北京打工,從事越野車維修工作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,他看到了農村發展的潛力和機遇,2019年回到家鄉,成立了嘉雨家庭農場,用雙手和智慧發展農業、提升農業附加值,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。
發展農業,土地不可或缺。但對閆志國這“反向發展”的舉動,村民們起初并不認可。可閆志國就是憑借著真誠和執著,一戶一戶去作工作,成功流轉到125畝土地。起初,他和合伙人的定位是共同打造集鮮花觀賞、露營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。然而,由于缺乏經驗,第一次嘗試以失敗告終,其他股東紛紛撤股。但閆志國沒有退縮,開始轉變思路,將目光轉向了榛子樹及果樹種植,劃定種植榛子50畝、雞心果30畝、蘋果梨15畝;還發展林下經濟,套種蒼術50畝。
苗木種植是一門學問,閆志國是個“門外漢”。為了掌握種植技術,他閱讀了大量書籍,并通過網絡向專業老師求教、向有經驗的農民請教……經過不懈努力,他逐漸掌握了栽植、修剪、病蟲害防治等管護技術,并在實踐中繼續摸索和優化。5年來,他累計投資180萬元,農場建設日益完善。
網絡為閆志國提供了學習的課堂,也為他搭建起了銷售的橋梁。2023年,農場采取直播帶貨和電商平臺方式進行銷售,品質優良的榛子、蘋果、梨、雞心果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采摘。農場產品很快銷售一空,2萬斤榛子銷售額達10萬元,1萬斤雞心果銷售額達5萬元,經濟效益達到預期,周邊村民也跟著受了益。
面對未來,閆志國有著清晰的規劃。他相信,在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共同奮斗下,家庭農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,也將能夠帶動更多的鄉親們參與到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來,共同點亮家鄉振興之路。
(記者 左文婷 通訊員 金建龍 申暢 艾洋)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