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物名片】
劉海旺:橋東區建國路修鞋匠
世間行業千千萬,為何選中修鞋行當?“因為老百姓生活離不了!”接話茬的劉海旺并沒有停下手里的活,拿著裁皮刀將新上好的鞋跟邊角裁切好,線條平滑美觀,再撈起刷子把灰塵清掃干凈,就這樣,方才一雙似乎該進垃圾桶的破舊涼鞋,10分鐘后煥然一新,頗有腐朽化神奇之感。
劉海旺從事修鞋這一行已40年,釘鞋機用壞了8個,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修鞋經。但凡他打眼一瞧,斷定此鞋還可“救”,便有法子將其“妙手回春”。“到底有啥秘訣?”“修鞋也是門藝術,力道、角度都得拿捏得恰到好處。顧客把鞋拿過來,就是信任咱,大伙兒穿得舒服,咱心里也踏實。”此話不差,劉師傅是把修鞋這行悟出道道來了。
40年,天天把鞋捧,可膩煩得慌?且看劉海旺那專注投入的神態,抱著鞋就跟懷里抱著個孩子似的,就知道全然沒有這番心理。“這也是我的職業,人這輩子干啥就要愛啥,顧客穿上鞋滿意一笑,道聲謝謝,我心里挺滿足。”可見,劉師傅修鞋不僅掙得份收入,培育出兩個優秀的孩子,還收獲了精神上的快樂,難怪邊干活臉上還掛著笑容,敢情心里樂著呢。
這樣的修鞋師傅恐怕是沒有人不認可的。一位80歲的老太太搬到了經開區住,提著好幾雙鞋乘著公交車專程找劉海旺修鞋。“咋不就近找一家修,坐這么長時間公交車怪累的。”“就找你修,你修我放心。”老太太掏出花手絹揩拭著汗笑道。這句話著實暖了老劉好些天。
有顧客這般鐵心追隨,劉師傅干得越發起勁兒,而且還學會了“跨界”,從修鞋橫向拓展到了修車,按說兩者的原理還差不少呢,劉海旺愣是無師自通。“咱文化不高,不代表不會琢磨,只要想學就能學會。”聽見沒,一個修鞋大叔都可以活得這般勵志,妥妥地收割了一波敬意。所以,現在他的攤位上常是一堆鞋、幾輛自行車,顧客有序等待。按說這可有的忙了吧,但劉海旺還是閑不下,給自己攬活兒干。不知從何時時,他義務幫大伙兒提供附近小區的出租、賣房信息,從不收任何費用。“人做點好事總是沒錯的,父母打小就這么教育我。”“老劉人性好,實誠心善。”提起劉海旺,建國路大半條街,沒人不識、無人不贊,在大家眼里,他不光是稱職的手藝人,更是可信任的朋友。
而劉師傅總是掛著一臉招牌式的笑容,繼續經營著他的修鞋人生。
(記者 翟見英)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