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曉霞獲金牌
武曉霞參加市級技能大賽
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“夕陽紅”事業
我市已開展康養產業相關技能人才評價工作
氣溫驟降,冬意漸濃。經開區燕興社區日間照料站內卻溫暖如春。在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的用心照顧下,讓這里的老年人感到有了新“家”,生活得有滋有味。近年來,我市通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,加快培養人才隊伍,積極探索人口老齡化應對之路,使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得到專業化服務,努力實現“老有所依”“老有所養”“老有所樂”。
康養服務業掀起“年輕潮”
“我越來越覺得成為康養服務業中的一員是正確的?!蔽鋾韵际謶c幸自己當初的選擇。
11月26日至28日,2024年京津冀康養產業職業技能大賽在廊坊市舉辦。來自京津冀三地16支代表隊的160名選手,在養老護理、家庭照護、醫療護理等8個賽項中開展激烈角逐。
我市41歲的武曉霞參加的是家務服務項目。6年前,她一頭扎進康養產業,加入了張家口國馨家庭服務集團,從一線做起,一直做到管理崗位。
都說比賽是最快的成長方式,幾年間,在全市乃至全省家政服務比賽中,她接連折桂,在站穩腳跟的同時,也順利地進入到河北省代表隊的大名單中。
賽程安排非常緊湊。27日上午迎來關鍵的實操考核。每名選手需依次完成家庭餐制作、衣物整理收納、居家保潔3個環節。
“按照技術要求,在規定時間里,每一步都要做到細之又細?!蔽鋾韵颊f,即便制作一個簡單的水果拼盤都要非常謹慎。尤其為考驗選手的臨場應變能力,現場往往缺少個別必要食材,卻準備了諸如沙拉醬之類的干擾項,必須快速篩選,保證色香味俱全。
最終,武曉霞如愿奪金,在興奮之余,她也深深感到,康養這條賽道上正掀起“年輕潮”。“這次比賽,我看到了很多業務技能一流的‘90后’,甚至是‘00后’??叼B產業正成為更有活力且發展空間更大的‘朝陽產業’。”
多元培訓矩陣激活人才資源
發展康養產業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必由之路。而人才培育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“關鍵增量”。
走進張北縣公會鎮幸福港灣養老社區,食堂、洗衣房、多功能活動室、康復室等一應俱全。100多名老人在這里頤養天年。在張垣大嫂家政服務集團的專業運營下,不僅這里被評定為三星級養老機構,而且還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養老護理人員,18名專業護理員全部“持證”上崗。
作為我市一家深耕康養行業的服務性企業,“張垣大嫂”將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擦亮品牌的重要支撐。僅今年,團隊就深入到我市11個縣區,重點培養養老護理員崗位,近5000人次接受了多項理論知識和各項實操培訓。
隨著康養產業成為新風口,一批專業康養機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發展壯大,成為了我市一股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的重要力量。
瞄準康養產業這一“新藍?!?,為幫助、鼓勵更多普通勞動者和年輕人加入進來,全市各方都在搶抓機遇,快馬加鞭。
今年7月,懷來技師學院2024年職業技能提升養老護理專業培訓開班。2年前,該校專門開設康養專業課程,并深化校企合作,探索訂單式康養人才培養模式。
為培養更多專業型、復合型人才,張家口市婦聯以“巾幗家政·張垣福嫂”工程為抓手,在全市范圍內培育星級巾幗家政基地,廣泛組織康養技能培訓,選樹星級“張垣福嫂”,不斷提升康養行業人才素養。
為形成相互促進、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圍,今年8月22日,第五屆全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迎來決賽。獲獎選手經過三個多月的逐級競賽,從全市19個縣區183家養老機構的482名養老護理員中脫穎而出,成為了“比學趕超”的行業標桿。
如今,專業人才的持續培養,為我市養老服務體系注入了澎湃動能,一幅幸福康養畫卷正在徐徐延展。
積極布局助力“朝陽產業”發展
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。康養產業也不例外。
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,為托起幸?!跋﹃柤t”,我市大力布局康養產業,已建立以政府為主導、有關部門協調支持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,并通過不斷培育和扶持,諸如“張垣大嫂”“國鑫家政”這樣涉及健康照護、養老護理、家政服務等項目的專業機構已達35家。同時,“康保姐妹母嬰”“沽源無憂家庭服務”等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培訓項目也被納入“一縣一品”培育目標。此外,一些技工院校專門開設康養相關專業,強化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訓,以加強高層次、綜合性專業人才的培養。通過多措并舉,全市康養產業培訓能力正持續增強。
不僅如此,目前我市已開展涵蓋家政服務員、養老護理員、健康管理師等相關技能人才的評價工作。去年全年,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近80個批次的康養產業相關技能人才評價,約6000余人取得了職業技能證書。
為打造一支技藝精湛、素質優良、結構合理的高技能養老服務人才隊伍,市民政局也在積極構建養老服務體系上不斷下功夫、用力氣。
近年來,市民政局協同市養老服務協會,通過加強“校企聯動”,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訓實踐深度融合;采取“請進來”“走出去”相結合方式,建立區域性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基地,推進省市合作、跨區域合作,有效拓展了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規模和渠道。
圍繞養老護理職業,每年組織全市各級職業技能大賽,以優秀技能人才示范作用奮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圍。
隨著一項項政策的出臺,一個個舉措的落地,我市年輕的康養人才隊伍正加速發展壯大,從“養老”到“享老”的美好愿景正照進現實。記者 趙曉剛 通訊員 苗佳地 毛志強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