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從涿鹿縣獲悉,今年,該縣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結合縣域實際,制定實施16項民生工程,涵蓋教育、醫療、養老、就業、文化、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提升等多個方面。
圍繞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和就醫便利化程度,該縣重點實施三項民生工程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防控工程,組織開展全縣3.3萬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篩查,保障中小學生脊柱健康;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工程,為全縣孕婦(含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)免費提供無創產前基因篩查和耳聾基因篩查服務,在孕期開展唐氏綜合征和聽力障礙篩查、診斷和干預,實現目標人群應篩盡篩;就醫購藥便民服務工程,縣醫院、中醫院全部接入“河北智慧健康”平臺進行統一管理,群眾只需登錄“河北智慧健康”平臺,即可在線選擇擬就診醫療機構進行預約掛號,對全縣定點醫藥機構完成醫保碼“一碼付”進行接口改造,參保人就醫購藥結算時,僅出示一次醫保碼,即可完成醫保和自費費用結算。
圍繞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提升,該縣重點實施三項民生工程。“四好農村路”提升工程,計劃建設改造農村公路46.602公里;農村廁所改造工程,改造農村衛生戶廁150座、新建衛生公廁1座;農村飲水維修養護工程,實施農村飲水工程維修養護98處。
圍繞進一步筑牢社會保障底線,該縣重點實施三項民生工程。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,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,持續推進低保、特困等基本生活救助提質增效,對全縣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做到應保盡保,應救盡救;低保特困“兩癌”患病婦女救助工程,救助低保、特困、易返貧致貧、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低收入“兩癌”患病婦女;精準助殘服務工程,確保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95%以上,完成職業技能培訓和教育資助,幫助新增殘疾人就業、殘疾人托養服務、輔具適配、家庭無障礙改造以及康復救助、殘疾評定補貼共計698人。
此外,該縣還積極實施養老服務能力提升工程、“河北福嫂·燕趙家政”提質擴容工程、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提升工程、就業促進工程、文化惠民工程、體育惠民工程、法律援助擴面提質工程等項目,包括培育標準化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2個;開展創業服務800人次,失業人員再就業500人;新建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16個,面積520平方米;提升體育公園1個,建設城區街邊足球場1個,開展群眾身邊賽事活動81場;組織開展文化進基層惠民演出69場等,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,改善生活環境,提升生活質量,增強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按照縣委、縣政府部署要求,相關部門狠抓落實,全力推進,力爭各項任務目標今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,12月底前高標準、高質量完成。
(記者 王棣)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